- 理解銀行視角: 在信用緊縮環境下,銀行出於自身風險與資金成本考量,會更嚴格審核企業的信用狀(L/C)開狀申請與額度。
- 備妥談判工具箱: 成功談判的關鍵在於事前準備。企業需備妥健全的財務報表、詳實的交易計畫,並與銀行建立長期穩固的夥伴關係。
- 善用關鍵籌碼: 引入「貿易信用保險」作為應收帳款的保障,能大幅降低銀行對交易對手(進口商)的風險疑慮,是提升信用狀額度的最有力籌碼之一。
摘要
關鍵重點
對於從事國際貿易的台灣企業而言,信用狀(Letter of Credit, L/C)是保障貨款回收、降低交易風險不可或缺的工具。然而,在當前 2025 年全球信用緊縮的大環境下,許多中小企業主發現,向銀行申請開立信用狀或提升既有額度,正變得越來越困難。
銀行變得更加謹慎,審核標準提高,要求的擔保品也越來越多。當您手握一張來自新興市場的大訂單,急需信用狀來確保交易安全時,銀行的猶豫無疑是最大的阻礙。在這種情況下,僅僅是提交申請已遠遠不夠,您需要的是一套完整的策略,去「說服」銀行,讓他們相信與您合作是安全且明智的選擇。
本文將深入剖析在信用緊縮時期,銀行在想什麼?以及中小企業該如何準備談判籌碼、掌握溝通技巧,並善用一項關鍵工具,來成功提高您的信用狀額度。
換位思考:為何銀行在信用緊縮時變得保守?
要成功說服銀行,首先要理解他們的顧慮。在信用緊縮的環境下,銀行面臨雙重壓力:
- 自身資金成本上升: 央行升息意味著銀行的資金成本也在增加。每一筆貸放出去的資金,銀行都希望能獲得更穩定、更低風險的回報。
- 交易對手風險增高: 經濟下行時,全球企業的違約風險都在上升。銀行在審核信用狀時,不僅評估您(出口商)的信用,更擔心進口商(開狀申請人)及其所在國家的銀行(開狀行)是否會違約。如果開狀行倒閉或拒付,承擔最終損失的可能是台灣的這家通知行或保兌行。
因此,銀行會更嚴格地審視以下幾點:
- 企業財務健康度: 您的負債比、現金流狀況、獲利能力是否穩健?
- 交易的真實性與合理性: 這筆交易的利潤是否合理?進口商的背景是否可靠?
- 風險集中度: 您的業務是否過度集中在單一客戶或高風險國家?
理解了銀行的擔憂,您就能對症下藥,準備更有說服力的資料。
打造你的「銀行談判工具箱」
在走進銀行會議室前,紮實的準備工作是成功的一半。您需要準備的不只是一份申請書,而是一整套能證明您企業價值的「談判工具箱」。
1. 健全且透明的財務報表
這是與銀行溝通的基礎語言。確保您的資產負債表、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都是最新且準確的。若能主動解釋報表中的某些項目(例如,某季度費用較高的原因),更能體現您的專業與坦誠。一個乾淨、健康的財務狀況是信心的基石。
2. 詳實的業務與交易計畫
不要只告訴銀行您需要多少額度,要告訴他們「為什麼」。準備一份簡明扼要的計畫,內容包括:
- 交易對手介紹: 進口商是誰?合作多久了?過往付款紀錄如何?
- 訂單細節: 產品是什麼?數量多少?交易金額與利潤預估?
- 風險評估: 您對這筆交易的風險評估是什麼?您採取了哪些措施來降低風險?
3. 穩固的銀行關係
將您的銀行視為長期夥伴,而非僅是資金提供者。平時就應與您的客戶關係經理(RM)保持良好互動,讓他們了解您的業務發展近況。一個熟悉您業務且信任您的 RM,在您需要額度時,會更願意在銀行內部為您爭取。
提升額度的關鍵籌碼:引入「貿易信用保險」
當您備妥上述所有資料後,還需要一個能消除銀行核心疑慮的「王牌」——貿易信用保險 (Trade Credit Insurance)。
在信用狀交易鏈中,銀行最大的擔憂之一,就是進口商或開狀行的信用風險。而貿易信用保險,正是解決這個痛點的完美工具。當您為這筆以信用狀支付的應收帳款投保了貿易信用保險後,情況將徹底改變。
這如何運作?
您向安聯貿易(Allianz Trade)這樣的專業保險公司投保,保障的對象是您來自該進口商的應收帳款。這份保單對銀行而言,意味著:
風險顯著降低: 即使最終進口商或其銀行因故無法付款,導致信用狀失效,安聯貿易也會根據保單條款對您進行理賠。銀行的風險敞口(Risk Exposure)因此大幅降低。
應收帳款品質提升: 有保險的應收帳款,從銀行角度看,幾乎等同於「準現金」。它不再是一筆有違約風險的帳款,而是一項有全球頂尖保險公司背書的優質資產。
強化您的談判地位: 在談判桌上,您可以明確地告訴銀行:「這筆交易的最終收款風險,已經由安聯貿易承擔。」這句話的份量,遠勝過任何對客戶的口頭保證。銀行在評估時,會將安聯貿易的AA級信用評等納入考量,從而更願意批准您的額度申請。
許多銀行甚至提供所謂的「應收帳款融資」,若您的應收帳款已投保貿易信用保險,銀行將非常樂意以這筆受保障的帳款作為擔保品,提供您額外的營運資金,這也側面證明了貿易信用保險在金融機構眼中的價值。
如果銀行初步拒絕,該怎麼辦?
即使準備充分,也可能遇到銀行因整體政策緊縮而初步拒絕的情況。此時切勿灰心,應採取以下步驟:
- 虛心請教原因: 禮貌地詢問銀行拒絕的具體原因。是擔憂交易國家的風險?還是對您公司負債比的疑慮?了解問題所在,才能找到解決方案。
- 提出替代方案: 如果問題在於國家風險,您可以提議要求進口商開立由國際頂級銀行「保兌」的信用狀(Confirmed L/C)。如果問題在於擔保品,再次強調您擁有的「貿易信用保險」實際上已經是最好的信用強化工具。
- 尋求其他合作銀行: 台灣的銀行體系相當多元,不同銀行的風險偏好與業務重點各不相同。A銀行的緊縮政策,不代表B銀行沒有合作空間。
結論:用專業風險管理,贏得銀行信賴
在信用緊縮的年代,企業與銀行的關係更像一場夥伴關係的考驗。銀行需要的是能夠清晰證明自身經營穩健、並已採取有效措施控管風險的客戶。
與其被動地等待銀行批准,中小企業更應主動出擊。透過完善的內部準備,並策略性地引入「貿易信用保險」這類強大的風險管理工具,您不僅是在為自己的貨款安全上鎖,更是在向銀行展示您是一位專業、可靠的合作夥伴。當您能有效管理自己的風險時,銀行也會更放心地將額度託付給您。
想了解貿易信用保險如何成為您與銀行談判的最佳後盾嗎?歡迎聯繫安聯貿易的專家,我們將為您量身打造最適合的解決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