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男人笑著在紀錄資料

高利率時代下的呆帳風險:中小企業該如何防範應收帳款變壞帳? 

更新於2025年5月27日

摘要

  • 高利率環境壓縮企業資金流,導致應收帳款週轉變慢、呆帳風險上升。 
  • 中小企業容易受限於客戶信用評估能力與追帳資源,應透過制度化管理強化防呆措施。 
  • 運用信用保險、風險評級與催收服務,可降低壞帳衝擊並提升企業資金安全。 
在2024年全球央行持續維持高利率政策的背景下,企業的資金成本持續走高。進入2025年後,儘管部分經濟體開始考慮降息,但企業端的現金流壓力仍未明顯緩解。對中小企業而言,這樣的環境不僅讓融資變得更加昂貴,也讓應收帳款週轉速度變慢,間接導致壞帳、呆帳風險攀升。 

高利率代表企業的貸款成本變高,現金流承壓。當買方資金吃緊時,可能會出現延遲付款、分期支付、甚至無力償還的情況。這些情形若未及時處理或預警,就容易轉化為呆帳,對供應商造成損失。 

尤其對於信用條件較寬鬆、銷售流程較缺乏審查機制的中小企業,風險更為集中。當市場上的資金週轉整體放慢,客戶破產或財務惡化的情況也會增加,進一步放大壞帳的可能性。 

根據安聯貿易的觀察,以下是造成中小企業產生壞帳的三個常見來源: 

  • 缺乏有效的信用審查機制
    很多中小企業在初次交易時,缺乏針對客戶財務狀況、付款紀錄的有效審核,導致與高風險客戶合作。 
  • 過度依賴單一大客戶 
    單一客戶若發生財務危機,整體應收帳款就可能陷入催收困境,甚至導致公司現金斷裂。 
  • 缺乏系統化催收與追蹤流程 
    未能在帳款逾期初期進行積極追蹤,使得應收帳款超過90天以上時,回收難度大幅提高,成為實質呆帳。 

為了降低壞帳風險,中小企業可以從以下三個層面著手: 

1. 建立完整的信用審核流程

  • 在初次交易前要求對方提供公司註冊資訊、近一年財報或信用報告 
  • 與第三方信用評等公司或平台合作,取得客戶信用風險評分 
  • 根據客戶等級,設定不同的付款條件(如T/T、信用狀、貨到付款) 

2. 持續監控應收帳款周轉狀況 

  • 設定預警指標(例如逾期超過30天自動警示) 
  • 每月檢視應收帳款帳齡報表,及早處理高風險客戶 
  • 將催收步驟制度化:提醒 > 電話 > 法律函件 > 交由第三方催收機構處理 

3. 運用信用保險降低風險衝擊 

透過像安聯貿易提供的「貿易信用保險」,中小企業可以將部分呆帳風險轉嫁,即便客戶破產,依據保險契約相關條款的約定,貿易信用保險仍能提供賠償,避免企業資金鏈中斷,穩定經營運作。 

2024年底,一家台灣的機械設備製造商在出口設備至中東客戶時,對方因匯率劇烈波動與當地市場政治不穩,出現周轉不靈的情況。因該公司事先已安排安聯貿易的貿易信用保險,經通報安聯貿易後,依據保險契約的相關約定,成功的獲得賠償。這樣的實例說明,事前的風險移轉機制對企業現金安全有多麼重要。 
高利率與不穩定的全球經濟形勢,使得「呆帳管理」不再只是財務部門的課題,而是企業營運風險控管的核心。透過建立嚴謹的交易條件、信用審查機制與配套保險,中小企業將能有效避免壞帳對資金鏈造成衝擊,在動盪的環境中穩健前行。